此前时间深陷舆论危机的特斯拉终于发布了第二季度财报,而在财报发布之前,特斯拉的销售数据和交付数量一直是市场所关注的焦点。

在7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一份非常优秀的Q2销售及交付数据,两个指标双双突破20万,创下了历史的新高且超出市场预期,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同期特斯拉仅交付了9万辆,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实现了翻倍。

|有50w怎么买港股|

而当时受到高交付量的推动,华尔街也给予了特斯拉本季度业绩极高的期望,预期特斯拉Q2营收能够实现86.4%的大幅增长。

现在这个预测真的应验了。

1

惊人的高增长

7月27日美股盘后,特斯拉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特斯拉的表现也证实了市场的预期,而且多项指标都刷新了历史。

2021年Q2实现营收119.58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的60.36亿美元,同比增长98%;其经营利润达到13.12亿美元,同比大增301%,经营利润率达到11%;归属于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42亿美元,同比增长998%。

|智能驾驶龙头股港股|

这其中,二季度特斯拉的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02.06亿美元,去年同期为51.79亿美元;电力和储能业务营收8.01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7亿美元;

但比漂亮的营收更“可怕”的是利润,特斯拉Q2非 GAAP利润高达16亿美元,而即使是标准的GAAP利润也为13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从2020Q2的25.4%跃升至28.45%。

仔细端详其发布的财报,其中出售碳排放额度的收入也非常耀眼,2021年Q2通过销售碳排放积分获得收入3.54亿美元,虽然较去年同期的4.28亿美元有所下降,但就这来看仍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收入。

目前美国有11个州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25前需要销售一定比例的零排放汽车。如果这些公司做不到,就必须从其他符合这些要求的汽车制造商那里购买碳排放额度。作为纯电动车的制造厂商特斯拉,自然是狠赚了一笔。

在过去的五年中,特斯拉出售的碳排放额度为公司带来了近37亿美元的收入,2020年仅这项“副业”就给特斯拉带来了16亿美元的收入,接近营收总额的一半。

但特斯拉能保持营收高增长的另一方面还是靠着卖车这个主业,从销售数据来看,其车型Model3和Model Y的销量出现了疯狂的增长态势,二季度合计共卖出20.4万辆,占车辆销售额的99%。

销量的疯狂增长则是靠着Mode Y的大获成功,给特斯拉带来了新的血液,而这一部分离不开上海超级工厂,自去年底开始,Model Y正式在上海工厂开始量产,根据特斯拉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工厂的每年的生产交付能力已经达到了美国工厂的水平,超过450000万辆,而目前上海超级工厂已成为其主要汽车出口中心。

中国工厂给特斯拉带来的不仅仅是交付数量的跃升,而且还将供应链中的很多组件都换成了中国生产的产品,其中供应核心电机中的永磁钢、铝合金压铸、电池等多个部件都已经实现了替换,这也有效降低了特斯拉的部分生产成本。

这么来看,副业的加持、汽车销售量的飙升可能是利润在一年中翻了10倍的原因。

而还有一个方面,特斯拉的硬件与软件的销售比例远远高于传统汽车,以售价约4万美元的Model 3为例,其中自动驾驶软件的售价就接近1万美元。

数据显示,2019年特斯拉共交付了约36.8万辆汽车,其中约有57%的客户选择了自动驾驶软件包,以当时软件升级的平均售价6500美元来计算,那特斯拉单是软件当年收入就有约14亿美元。

这也是特斯拉高利润率的重要保证,有科技分析师认为,十年之后,FSD每年带来的营业利润将超过1000亿美元,光是这项服务的市场价值就将达到8500亿美元。预计今年FSD一次性购买和订阅的营业利润将达到6亿美元,而到2032年将达到1020亿美元。

马斯克也曾对外声称,未来卖软件会非常赚钱,至少能把现在的盈利能力提高20倍。

2

产量不减的秘密

受新冠肺炎在全球肆虐的影响,多地的产业链都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东南亚这个重要代工基地全线崩溃、台湾的芯片制造厂也面临着群体感染的危机。

不仅仅是智能手机制造,汽车制造商也陷入了芯片短缺的困境,而市场预计这个问题将会持续到2022年,而由于芯片短缺问题直接导致在全球范围内减产410万辆汽车,受此影响,部分车企因为芯片短缺问题做出停产以及减产措施。

虽然马斯克也表示特斯拉出现了“零件短缺”的状况,且加州工厂还经历了为期3天的短暂停工,但从特斯拉的交付生产状况来看,这一情况并未给其造成太大的影响。

早在2021年一季度的财报电话会议中,公司就承认已经把重点转向微控制器而不是半导体,可以避免目前芯片等短缺的情况。

而现在,特斯拉终于揭秘了在全球半导体短缺问题上继续相对完美导航的过程,并在Q2的财报会议上称,这与公司才华横溢且称职的工程师和软件专家团队有关。

“我们的团队展示了无与伦比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减轻半导体短缺造成的制造中断。我们的电气和固件工程团队仍在努力设计、开发并验证 19 种新型控制器,以应对持续的半导体短缺。

“虽然我们在第二季度看|德信地产港股价格|到了持续的半导体供应挑战,但我们能够进一步增加产量。”

此外,特斯拉还称将在2021年内于奥斯汀和柏林的工厂进行第一辆Model Y的生产,而目前4680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也已经得到验证,但目前仍需要重点改进10%的生产产量的瓶颈问题上,如果能够攻克这个问题实现批量生产,预计未来会在奥斯汀工厂和柏林工厂生产的Semi和Modal Y上使用4680电池。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销售了超过100万辆装有雷达的汽车后,特斯拉收集到了足够的数据,一开始在某些地区删除了雷达。而随着更多的案例和数据收集,从6月开始,北美市场的Model 3 和 Model Y将不再配备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其自动驾驶系统全依赖于摄像头纯视觉传感器。

而目前汽车自动驾驶的主流仍是雷达传感器,但此前广泛使用的激光雷达,虽然穿透力强、精确度高,但是价格比较高昂,且占用面积很大。对物体的识别能力不强,甚至会无法识别标示牌上的内容。

因此更多的汽车厂商开始选用毫米波雷达,就是看重其具备了全天候的观察能力,以及超过一千米的探测距离,价格也比激光雷达便宜。

但如今特斯拉决定删除雷达这一部件的举动,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也使特斯拉能更加专注于视觉的改进速度,目前第一批客户已经在7月下载了FSD V 9.0的测试版本,这样来看其净利润和汽车销售的毛利率还会进一步的提升。

3

国内新能源车的前路

而眼光拉回中国,目前国内的三大造车新势力的势头也很猛,截至2021年6月30日,蔚来上半年累计销量达41956辆、小鹏为30738辆、理想为30154辆,而第二梯队的哪吒汽车和零跑的汽车销量也已经逐渐释放突破了2万辆。

此外,据公安部统计,2021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0.3万辆,与2020年同期相比增加77.4万辆,同比增长234.92%,创历史新高。

从造车新势力的交付数据来看,尽管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开始减少,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正在得到释放。

但有一点差距的是,尽管销售量和交付量都坐上了火箭,但“美股三兄弟”的汽车毛利率都不是非常的高,且生产都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芯片供给不足的影响。

蔚来2021Q1完成了79.8亿元的营收,同比大增480%,环比增长了20%,虽然毛利率也从2020Q4的17.2%提升至21.2%,这方面应该是受到销售费用率的大幅降低所致,单车销售管理费用从最初的22.1万,一路降低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5.98万。尽管在稳步提升,但仍不及特斯拉此前的25%的数据。

小鹏2020年全年实现营收58.44亿元,同比增长155%;而毛利率也是首次转正,四季度的毛利率为7.4%,而全年的毛利率为4.6%,汽车销售的毛利率为3.5%,已经呈现出了营收增长、亏损收窄、毛利转好等表现。

就目前来看,蔚来销售及管理费用高达39亿元,而三家的研发费用占比也是很高,2020年蔚来、小鹏和理想分别支出24.9亿元、17.25亿元和11亿元,其营收占比为15.31%、29.52%和11.62%,不过研发投入相较19年都有所下降。

国内的新能源车厂也正在努力建立更加稳定优质的供应链,蔚来能够实现毛利增长也正是动力电池模组的采购价被宁德时代让利,从1块多每瓦时,降低至8毛多。这是目前新能源车企值得努力的方向,如果不具备特斯拉在供应链上强大的议价能力,纯电动汽车的利润获取将是一场和动力电池供应商之间长久的拉锯战,“美股三兄弟”在新能源车的道路上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且目前国产的造车势力也在追求更加“高端化”的市场,蔚来的创始人李斌表示,公司推出的第四款和第五款产品都将是轿车,而此前盛传的高端旗舰车型ET7也已经亮相,定价在50万元左右,竞争对手也放在了BBA上。

4

总结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蔚小理”还不会对特斯拉的销售造成太大的困扰,尽管中国也是特斯拉的主要市场,但在国际市场上特斯拉还是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被撼动。

而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因为政策支持和国补等相关因素,新能源车的产销正在持续放量,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双双超过120万辆,均同比增长了200%,而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由年初的5.4%提高至9.4%。

但等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进入成熟期后,成本更高、走烧钱路线的国内新能源车企就很难跟全球市场做得很好的特斯拉所抗衡了,而目前业绩暴增的“蔚小理”都还没有实现盈利。

尽管目前国内车企也企图通过差异化的手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但能否在特斯拉如此大的市占率中成功破局,也是未来市场所关注的焦点。而等待市场饱和、高增量不复存在时,还将会出现更加激烈的竞争。